海角社区国产精品伦子伦免费,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,日本中文字幕有码,青青热九免费精品视频在线

        • <acronym id="lefsy"></acronym>

          <sup id="lefsy"><thead id="lefsy"><pre id="lefsy"></pre></thead></sup>
          每日經濟新聞
          今日報紙

          每經網首頁 > 今日報紙 > 正文

          港股ETF箭在弦上 “T+2”交易基本確定

          2012-02-08 02:09:19

          每經編輯|每經記者 支玉香 發(fā)自深圳    

          每經記者 支玉香 發(fā)自深圳

          準備三年之久的港股ETF近期終于將破繭。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了解到,華夏基金于2009年遞交了恒生指數ETF申請材料,而今已將產品材料上報至國務院;上周,易方達旗下的恒生中國企業(yè)ETF也已上報至證監(jiān)會和國務院。業(yè)內人士表示,港股ETF推出指日可待。

          華夏、易方達或先“破殼”

          市場期待已久的港股ETF于近期出現(xiàn)了實質性進展,證監(jiān)會一則消息將籌備多時的跨境ETF基金最新進展得以展露。

          證監(jiān)會公開資料顯示,上周三(2月1日)易方達基金遞交了恒生中國企業(yè)ETF(上市交易基金)及其聯(lián)接基金的申請材料。該基金將通過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(QDII)機制,由交通銀行和香港匯豐銀行擔任托管人。事實上,易方達恒生國企ETF就是市場呼吁多時的跨市ETF。

          昨日,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從接近易方達基金人士了解到,由于上周剛上報至證監(jiān)會,申報方案尚不知是否存有需要修改之處,所以暫時不方便透露有關上述基金的詳細信息。

          與之同時,記者了解到,市場上還有一家港股ETF先行者——華夏基金。華夏基金早在2009年10月份就向監(jiān)管層遞交了港股ETF。據悉,華夏基金旗下的這只基金為香港恒生指數ETF,選擇的投資標的為恒生指數。然而時隔近2年半,該基金遲遲未獲批。

          業(yè)內人士告訴記者,華夏恒生指數ETF于2009年上報至證監(jiān)會受理后,已經上報至國務院,等國務院批復之后,證監(jiān)會即可放行。

          然而,具體何時能夠拿到港股ETF“通行證”,接近兩家公司人士均表示,“仍要看監(jiān)管層的意思”。不過,從目前公開情況來,看港股ETF漸行漸近,拿到批文、上市發(fā)行近在咫尺。

          T+2交易模式基本確定

          ETF基金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存在套利交易,這主要是因為同時存在二級市場交易和申購贖回機制,投資者可以在ETF二級市場交易價格與基金單位凈值之間存在差價時進行套利交易。

          然而,首批港股ETF或將存在較小的套利空間。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,首先推出的跨境ETF,一只是華夏基金的香港恒生指數ETF,或將在深交所掛牌交易。另一只是易方達基金的香港恒生國企指數ETF,或將在上交所掛牌。上述業(yè)內人士向記者介紹,兩種產品大致是采用非擔保交收的T+2交易方案。

          而這也就意味著投資者不能完成實時交易,很難讓投資者預測、捕捉到ETF基金的套利空間。相比之下,A股市場ETF可以當天套利。業(yè)內人士認為,即便套利空間或不將存在,但是仍舊給A股投資者提供了參與港股的機會,存在一定吸引力。

          嘗鮮之路一波三折

          “RQFII之路走了5年多,跨市ETF之路走了3年多,每一次創(chuàng)新都經歷不少波折。”一位基金界人士向記者吐露心聲。

          “很多細節(jié)問題需要推敲確定,比如之前在申報港股ETF之際,業(yè)界人士有爭議,提出要用港幣認購,后來幾經討論,最終定下來用人民幣申購。”上述人士說到。

          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了解到,華夏基金早已于2009年遞交了恒生指數ETF,作為最先吃螃蟹的華夏基金此后也幾易其稿。

          配套系統(tǒng)不完備同樣是基金開展跨市ETF的一大障礙。2010年年初,深交所和中登公司測試恒生ETF跨市交易,彼時業(yè)內人士認為,2010年有望推出跨市ETF;時年7月份,登記結算方案正式亮相,中登公司向各基金公司、證券公司發(fā)出了 “關于跨市場ETF申贖業(yè)務方案及接口變更通知”。自此,跨市ETF在登記結算上將基本掃清障礙。不過,2010年并未傳來跨市ETF獲批的消息。

          2011年8月17日,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香港表示,將在內地推出港股組合ETF,市場人士再次看到曙光;同年四季度,上證所和深交所進行了港股ETF的網絡測試,多家券商均參與。不少基金界高層表示,2011年跨市ETF或推出,不過此愿望在去年再次落空。

          直到目前,證監(jiān)會公布了易方達基金的申請材料,業(yè)內人士認為,“這次推出跨市ETF真的近了”。

          同時,記者從其他基金公司了解到,現(xiàn)在雖然暫時未開發(fā)相關港股ETF,不過已經有專門團隊在研究該領域。

          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(lián)系。
          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
          讀者熱線:4008890008

          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(xiàn)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
          每經記者支玉香發(fā)自深圳 準備三年之久的港股ETF近期終于將破繭?!睹咳战洕侣劇酚浾吡私獾?,華夏基金于2009年遞交了恒生指數ETF申請材料,而今已將產品材料上報至國務院;上周,易方達旗下的恒生中國企業(yè)ETF也已上報至證監(jiān)會和國務院。業(yè)內人士表示,港股ETF推出指日可待。 華夏、易方達或先“破殼” 市場期待已久的港股ETF于近期出現(xiàn)了實質性進展,證監(jiān)會一則消息將籌備多時的跨境ETF基金最新進展得以展露。 證監(jiān)會公開資料顯示,上周三(2月1日)易方達基金遞交了恒生中國企業(yè)ETF(上市交易基金)及其聯(lián)接基金的申請材料。該基金將通過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(QDII)機制,由交通銀行和香港匯豐銀行擔任托管人。事實上,易方達恒生國企ETF就是市場呼吁多時的跨市ETF。 昨日,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從接近易方達基金人士了解到,由于上周剛上報至證監(jiān)會,申報方案尚不知是否存有需要修改之處,所以暫時不方便透露有關上述基金的詳細信息。 與之同時,記者了解到,市場上還有一家港股ETF先行者——華夏基金。華夏基金早在2009年10月份就向監(jiān)管層遞交了港股ETF。據悉,華夏基金旗下的這只基金為香港恒生指數ETF,選擇的投資標的為恒生指數。然而時隔近2年半,該基金遲遲未獲批。 業(yè)內人士告訴記者,華夏恒生指數ETF于2009年上報至證監(jiān)會受理后,已經上報至國務院,等國務院批復之后,證監(jiān)會即可放行。 然而,具體何時能夠拿到港股ETF“通行證”,接近兩家公司人士均表示,“仍要看監(jiān)管層的意思”。不過,從目前公開情況來,看港股ETF漸行漸近,拿到批文、上市發(fā)行近在咫尺。 T+2交易模式基本確定 ETF基金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存在套利交易,這主要是因為同時存在二級市場交易和申購贖回機制,投資者可以在ETF二級市場交易價格與基金單位凈值之間存在差價時進行套利交易。 然而,首批港股ETF或將存在較小的套利空間。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,首先推出的跨境ETF,一只是華夏基金的香港恒生指數ETF,或將在深交所掛牌交易。另一只是易方達基金的香港恒生國企指數ETF,或將在上交所掛牌。上述業(yè)內人士向記者介紹,兩種產品大致是采用非擔保交收的T+2交易方案。 而這也就意味著投資者不能完成實時交易,很難讓投資者預測、捕捉到ETF基金的套利空間。相比之下,A股市場ETF可以當天套利。業(yè)內人士認為,即便套利空間或不將存在,但是仍舊給A股投資者提供了參與港股的機會,存在一定吸引力。 嘗鮮之路一波三折 “RQFII之路走了5年多,跨市ETF之路走了3年多,每一次創(chuàng)新都經歷不少波折。”一位基金界人士向記者吐露心聲。 “很多細節(jié)問題需要推敲確定,比如之前在申報港股ETF之際,業(yè)界人士有爭議,提出要用港幣認購,后來幾經討論,最終定下來用人民幣申購?!鄙鲜鋈耸空f到。 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了解到,華夏基金早已于2009年遞交了恒生指數ETF,作為最先吃螃蟹的華夏基金此后也幾易其稿。 配套系統(tǒng)不完備同樣是基金開展跨市ETF的一大障礙。2010年年初,深交所和中登公司測試恒生ETF跨市交易,彼時業(yè)內人士認為,2010年有望推出跨市ETF;時年7月份,登記結算方案正式亮相,中登公司向各基金公司、證券公司發(fā)出了“關于跨市場ETF申贖業(yè)務方案及接口變更通知”。自此,跨市ETF在登記結算上將基本掃清障礙。不過,2010年并未傳來跨市ETF獲批的消息。 2011年8月17日,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香港表示,將在內地推出港股組合ETF,市場人士再次看到曙光;同年四季度,上證所和深交所進行了港股ETF的網絡測試,多家券商均參與。不少基金界高層表示,2011年跨市ETF或推出,不過此愿望在去年再次落空。 直到目前,證監(jiān)會公布了易方達基金的申請材料,業(yè)內人士認為,“這次推出跨市ETF真的近了”。 同時,記者從其他基金公司了解到,現(xiàn)在雖然暫時未開發(fā)相關港股ETF,不過已經有專門團隊在研究該領域。

         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

         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