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角社区国产精品伦子伦免费,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,日本中文字幕有码,青青热九免费精品视频在线

        • <acronym id="lefsy"></acronym>

          <sup id="lefsy"><thead id="lefsy"><pre id="lefsy"></pre></thead></sup>
          每日經濟新聞
          要聞

          每經網首頁 > 要聞 > 正文

          跨境電商“4·8新政”一周年:有中小型廠商倒在路上 也有一大波公司獲得千萬融資

          每日經濟新聞 2017-04-10 23:38:21

          轉眼間,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出臺已經一周年。而2018年1月1日,跨境電商新的監(jiān)管模式即將到來。值此行業(yè)鼎革之際,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TMT系列沙龍之電商沙龍即將拉開帷幕,透析外貿新動能積聚背后的市場源動力,并對當前跨界電商的生態(tài)進行深入探討。

          每經編輯|每經記者 趙娜 蔣佩芳 每經編輯 盧祥勇    

          Graywatermark.thumb_head

          編者按

          【 轉眼間,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——即“4·8新政”出臺已經一周年。這個政策的出臺曾經牽動著多少跨境電商行業(yè)人士的神經,讓多少人夜里無法入眠,而2018年1月1日,跨境電商新的監(jiān)管模式即將到來。

          在新的跨境監(jiān)管模式來臨之際,跨境電商如何升級自身的供應鏈,真正抓住新舊動能轉換機遇,強化作為外貿新增長點的優(yōu)勢,跨境電商企業(yè)又如何規(guī)范化、效率化、品牌化發(fā)展,借助市場之機、政策紅利來重塑外貿格局?

          由《每日經濟新聞》主辦的TMT系列沙龍之電商沙龍,將于4月17日在北京COYARD金融空間(北京市西城區(qū)阜成門大街95號)舉行,由跨境電商稅改新政作為切入點,透析外貿新動能積聚背后的市場源動力,并對當前跨界電商的生態(tài)進行深入探討。】

          每經記者 趙娜 蔣佩芳 每經編輯 盧祥勇

          如果說2015年是跨境電商元年,2016年便是如坐過山車般的多變之年。這當中的起伏,很大程度源于政策的“搖擺”,也就是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即“4·8新政”的出臺。

          2016年3月24日,財務部、海關總署等部門發(fā)布“4·8新政”,一經推出就引發(fā)跨境電商行業(yè)人士的強烈反應。隨后相關部門考慮到政策實施的有效性,決定延期執(zhí)行。2017年3月17日,商務部發(fā)言人做出了明確表示,過渡期后將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照個人物品的方式進行監(jiān)管。雖然幾經變更,但不難看出,政府及相關行業(yè)人士都在不斷完善制度、政策。

          毫無疑問,在經歷了政策不穩(wěn)定的時期之后,跨境電商的競爭終究會回歸電商的競爭因素本身:運營、供應鏈、資本等。整個行業(yè)會經歷一系列劇烈的洗牌,中小型跨境電商平臺發(fā)展將越來越難,而大平臺強者恒強。

          “搖擺”的新政

          跨境電商新政策之所以引發(fā)如此多關注,跟近兩年來跨境電商的火熱有很大關系。商務部數(shù)據顯示,2015年,國人在海外購物共消費了將近12000億元,跨境電商購買是1800億元,通過保稅備貨及直郵模式進口的量為150億元左右。

          受政策紅利助推后,商務部在2016年3月下旬公布了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策,因同年4月8日起施行,被業(yè)內稱為“4·8新政”,自2016年5月11日起給予一年的過渡期。

          2016年11月15日,商務部新聞發(fā)言人表示,為穩(wěn)妥推進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(jiān)管模式過渡,過渡期限將延長至2017年底。

          從突如其來的“嚴苛”新政到新政暫緩,讓很多因政策紅利而快速興起的跨境電商企業(yè)經歷了過山車式的體驗。而對消費者來說,開始嘗到從國內網站直接購買海外商品的甜頭后,“4·8新政”的出臺,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購物開銷。

          今年3月17日,商務部新聞發(fā)言人就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過渡期后監(jiān)管總體安排發(fā)表談話稱,為促進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平穩(wěn)健康發(fā)展,經國務院批準,現(xiàn)階段,保持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(jiān)管模式總體穩(wěn)定,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暫按照個人物品監(jiān)管。未來,結合電子商務法等立法及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發(fā)展情況,根據需要進一步完善監(jiān)管模式。

          易觀電商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濤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“去年‘4·8新政’的出臺,從具體的政策來看:跨境綜合稅的推出,是監(jiān)管層有意比照一般貿易采取的稅負平衡政策;而通關單的推出,則表明了監(jiān)管層更傾向于將跨境電商零售商品當成‘貨物’進行監(jiān)管。但去年跨境過渡期的適時推出、延長,以及今年商務部發(fā)言人的談話,則說明監(jiān)管層對于跨境電商的監(jiān)管在摸索中形成了得到各方基本認可的初步思路。在跨境電商零售商品按個人物品監(jiān)管的模式下,預計通關單政策在明年會繼續(xù)暫停執(zhí)行,同時預計跨境綜合稅會繼續(xù)征收,但稅率會有調整的空間。”

          陳濤還表示,在“4·8新政”暫停執(zhí)行前的時間內,各個廠商由于對政策的預期出現(xiàn)偏差、準備不足,導致恐慌情緒蔓延,在盡力清空庫存的情況下對保稅備貨采取謹慎的態(tài)度,相關數(shù)據出現(xiàn)斷崖式的下跌。與此同時,由于直郵模式較少受到新政的影響,因此部分廠商將注意力開始投入到直郵模式上。在新政暫停執(zhí)行后,利用保稅備貨的廠商又開始重新活躍,但已經投入直郵模式建設的廠商并沒有因此減緩發(fā)展的速度,這一方面是為了防范未來可能出現(xiàn)的政策風險,另一方面也是充分利用直郵模式的用戶信任度更高、商品更長尾的優(yōu)勢。

          電商分析師李成東對記者稱,目前國內跨境電商以2C為主,“4·8新政”影響下,保稅模式受政策變化的影響會相對大。新政之前,B2C平臺集中采購的方式對用戶來講更有保障。新政之后,正面清單導致有些商品進不來國內,同時造成價格變貴,會導致整個跨境電商的價格優(yōu)勢不再,給人感覺其實在“走彎路、走倒退路”。

          未來比拼供應鏈

          易觀最新發(fā)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競爭格局顯示,阿里巴巴旗下的兩個跨境平臺天貓國際和淘寶全球購分別以18.9%和15.4%的份額占據第一位和第二位。京東全球購和網易考拉海購分別以11.8%和11.6%的份額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。以上4個跨境平臺占據了行業(yè)中國內企業(yè)交易總額的近六成,是整個市場的主導領先者。

          細分來看,在獨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競爭中,網易考拉海購所占份額為42.4%,占據領頭羊的位置;小紅書以18.3%的份額排在第二位;洋碼頭則以11.7%的份額排在第三位。這三個廠商基本上決定了這個細分領域的走向,近3/4的市場都由其掌控。

          經過這一年時間調整,洋碼頭創(chuàng)始人兼CEO曾碧波向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感慨,“一家歡喜一家憂”!歡喜在于洋碼頭因為一直以來堅持的跨境直郵并未有影響,憂的則是消費者購買似乎受到當時的新政影響而更加理性。

          “洋碼頭80%的商品均為跨境直郵,去年受政策的影響干擾比較小。政策出臺后,我們連夜更新了對接海關的技術端口,反而使我們的通關效率提高了。”曾碧波表示,擔心當時消費者受到“4·8新政”的影響,購買熱情沒有以前那么高,“好在(洋碼頭)去年黑五同期6倍的增長再次顯示出消費熱情。”

          在曾碧波的記憶中,去年的此時許多小規(guī)模、難以經受住沖擊的跨境電商都面臨被行業(yè)淘汰,同時也誕生了跨境B2B這類新體系,通過海外商品供應鏈上游集采的優(yōu)勢,大批量進駐國內保稅倉,并為國內以保稅進口為主要模式的跨境電商做分發(fā)和代銷,豐富了行業(yè)內生態(tài)鏈的完善和發(fā)展。

          在“4·8新政”發(fā)布前,已有中小型跨境電商倒下。

          2016年3月,多家媒體報道了蜜淘瀕臨倒閉的消息。蜜淘的前身CN海淘成立于2014年年初,最初做海淘導購或代購,搭建平臺吸納商家入駐。此后因代購模式定價空間相對透明、較難統(tǒng)一管控貨源和物流等問題,2014年年中轉型B2C自營海淘電商,當時主打爆品特賣模式,此后不久便由CN海淘更名為蜜淘。2015年8月,蜜淘放棄了全品類戰(zhàn)略,改向聚焦韓國商品。

          在陳濤看來,蜜淘倒閉,其所采用的不計成本擴張模式策略給跨境從業(yè)者敲醒了警鐘。但同時,小紅書、寶貝格子、豌豆公主、達令、格格家等相繼得到了千萬級別以上的融資,跨境電商的前景依然被投資人看好。

          陳濤直言,當前的跨境電商,除去比較成熟的傭金與推廣費模式以外,較為缺乏高效的盈利模式。而對利潤的追求與提高用戶的忠誠度與轉化率,則是盈利難題中的主要矛盾。未來的跨境電商行業(yè)在經過整合洗牌以后,對用戶數(shù)量上的爭奪將不會再是焦點,而對用戶質量、用戶需求的精確把控,對自身供應服務體系的更新完善才是競爭的主戰(zhàn)場。

          電商觀察人士魯振旺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則認為,“很多中小型電商其實根本就沒有生存力,他們完全是靠資本來推動的,最后這個政策來不來,都會倒掉的。因為即使是跨境電商平臺,也會受很多因素影響,比如供應鏈體系、品類,所以最終一定是有力量的大型電商才能活下去,只不過跨境電商新政成了他們的‘最后一根稻草’,死得更快。”

          魯振旺表示,政策方面去年變化挺多的,開始基本是完全放開式的政策,基本購物500元以下都可以免稅。后來制定了較嚴格的制度,綜合稅讓跨境電商的成本有所提升。政策變化后,綜合成本提高,未來垂直型、小的跨境電商平臺發(fā)展將越來越難。整體上,參與者少了,但是整個“盤子”還在飛速發(fā)展,大的平臺如阿里、京東、網易考拉海購、亞馬遜等,仍能夠在大勢下快速發(fā)展自身的跨境業(yè)務。同時,跨境電商的競爭已非常“透明”,歸根結底比的還是價格的敏感性即成本問題,如流量成本、供應鏈成本等,目前供應鏈環(huán)節(jié)需要平臺投入較大。

          對于大平臺和小平臺的對比,李成東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分析稱,京東和天貓的體量較大,平臺和自營兩模式又都有,對政策影響的承受能力相對較好,但小的公司所受影響較大。這里面的根本問題是貨物問題,包括價格優(yōu)勢不再、部分商品進不來造成品類不夠豐富。從此角度而言,一開始就沒走保稅區(qū)模式的亞馬遜是這波政策的受益者,其本身的全球化和供應鏈優(yōu)勢得到突顯,并圍繞跨境購物做了一定的優(yōu)化。

          李成東還提到,這一行業(yè)目前仍面臨較多瓶頸,包括供應鏈、非保稅區(qū)的用戶體驗因物流時效長變差、直郵退貨難等。

          跨境電商過去一年發(fā)生了什么

          2016年3月24日: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策發(fā)布。財政部公布《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》,將于4月8日正式實行。

          2016年4月6日:海關總署發(fā)布2016年第25號公告,針對行郵稅歸類、稅率進行調整,歸類原則和完稅價格原則不變。

          2016年4月7日晚8時:財政部、商務部、海關總署等11個部門共同公布了《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》,俗稱“正面清單”。

          2016年4月13日:財政部發(fā)布了《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》有關商品備注的說明,對正面清單進一步說明。

          2016年4月15日:財政部等13個部門公布了《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(第二批)》。

          2016年5月24日:海關總署通知,在10個試點城市繼續(xù)按照稅收新政實施前的要求進行監(jiān)管,過渡期到2017年5月11日前止。

          2016年11月15日:商務部公布,上述過渡期進一步延長至2017年底。

          2017年3月17日:商務部發(fā)言人明確表態(tài),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暫按照“個人物品”監(jiān)管。

          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(lián)系。
          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
          讀者熱線:4008890008

          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(xiàn)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
          編者按 【轉眼間,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——即“4·8新政”出臺已經一周年。這個政策的出臺曾經牽動著多少跨境電商行業(yè)人士的神經,讓多少人夜里無法入眠,而2018年1月1日,跨境電商新的監(jiān)管模式即將到來。 在新的跨境監(jiān)管模式來臨之際,跨境電商如何升級自身的供應鏈,真正抓住新舊動能轉換機遇,強化作為外貿新增長點的優(yōu)勢,跨境電商企業(yè)又如何規(guī)范化、效率化、品牌化發(fā)展,借助市場之機、政策紅利來重塑外貿格局? 由《每日經濟新聞》主辦的TMT系列沙龍之電商沙龍,將于4月17日在北京COYARD金融空間(北京市西城區(qū)阜成門大街95號)舉行,由跨境電商稅改新政作為切入點,透析外貿新動能積聚背后的市場源動力,并對當前跨界電商的生態(tài)進行深入探討?!? 每經記者趙娜蔣佩芳每經編輯盧祥勇 如果說2015年是跨境電商元年,2016年便是如坐過山車般的多變之年。這當中的起伏,很大程度源于政策的“搖擺”,也就是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即“4·8新政”的出臺。 2016年3月24日,財務部、海關總署等部門發(fā)布“4·8新政”,一經推出就引發(fā)跨境電商行業(yè)人士的強烈反應。隨后相關部門考慮到政策實施的有效性,決定延期執(zhí)行。2017年3月17日,商務部發(fā)言人做出了明確表示,過渡期后將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照個人物品的方式進行監(jiān)管。雖然幾經變更,但不難看出,政府及相關行業(yè)人士都在不斷完善制度、政策。 毫無疑問,在經歷了政策不穩(wěn)定的時期之后,跨境電商的競爭終究會回歸電商的競爭因素本身:運營、供應鏈、資本等。整個行業(yè)會經歷一系列劇烈的洗牌,中小型跨境電商平臺發(fā)展將越來越難,而大平臺強者恒強。 “搖擺”的新政 跨境電商新政策之所以引發(fā)如此多關注,跟近兩年來跨境電商的火熱有很大關系。商務部數(shù)據顯示,2015年,國人在海外購物共消費了將近12000億元,跨境電商購買是1800億元,通過保稅備貨及直郵模式進口的量為150億元左右。 受政策紅利助推后,商務部在2016年3月下旬公布了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策,因同年4月8日起施行,被業(yè)內稱為“4·8新政”,自2016年5月11日起給予一年的過渡期。 2016年11月15日,商務部新聞發(fā)言人表示,為穩(wěn)妥推進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(jiān)管模式過渡,過渡期限將延長至2017年底。 從突如其來的“嚴苛”新政到新政暫緩,讓很多因政策紅利而快速興起的跨境電商企業(yè)經歷了過山車式的體驗。而對消費者來說,開始嘗到從國內網站直接購買海外商品的甜頭后,“4·8新政”的出臺,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購物開銷。 今年3月17日,商務部新聞發(fā)言人就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過渡期后監(jiān)管總體安排發(fā)表談話稱,為促進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平穩(wěn)健康發(fā)展,經國務院批準,現(xiàn)階段,保持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(jiān)管模式總體穩(wěn)定,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暫按照個人物品監(jiān)管。未來,結合電子商務法等立法及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發(fā)展情況,根據需要進一步完善監(jiān)管模式。 易觀電商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濤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“去年‘4·8新政’的出臺,從具體的政策來看:跨境綜合稅的推出,是監(jiān)管層有意比照一般貿易采取的稅負平衡政策;而通關單的推出,則表明了監(jiān)管層更傾向于將跨境電商零售商品當成‘貨物’進行監(jiān)管。但去年跨境過渡期的適時推出、延長,以及今年商務部發(fā)言人的談話,則說明監(jiān)管層對于跨境電商的監(jiān)管在摸索中形成了得到各方基本認可的初步思路。在跨境電商零售商品按個人物品監(jiān)管的模式下,預計通關單政策在明年會繼續(xù)暫停執(zhí)行,同時預計跨境綜合稅會繼續(xù)征收,但稅率會有調整的空間?!? 陳濤還表示,在“4·8新政”暫停執(zhí)行前的時間內,各個廠商由于對政策的預期出現(xiàn)偏差、準備不足,導致恐慌情緒蔓延,在盡力清空庫存的情況下對保稅備貨采取謹慎的態(tài)度,相關數(shù)據出現(xiàn)斷崖式的下跌。與此同時,由于直郵模式較少受到新政的影響,因此部分廠商將注意力開始投入到直郵模式上。在新政暫停執(zhí)行后,利用保稅備貨的廠商又開始重新活躍,但已經投入直郵模式建設的廠商并沒有因此減緩發(fā)展的速度,這一方面是為了防范未來可能出現(xiàn)的政策風險,另一方面也是充分利用直郵模式的用戶信任度更高、商品更長尾的優(yōu)勢。 電商分析師李成東對記者稱,目前國內跨境電商以2C為主,“4·8新政”影響下,保稅模式受政策變化的影響會相對大。新政之前,B2C平臺集中采購的方式對用戶來講更有保障。新政之后,正面清單導致有些商品進不來國內,同時造成價格變貴,會導致整個跨境電商的價格優(yōu)勢不再,給人感覺其實在“走彎路、走倒退路”。 未來比拼供應鏈 易觀最新發(fā)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競爭格局顯示,阿里巴巴旗下的兩個跨境平臺天貓國際和淘寶全球購分別以18.9%和15.4%的份額占據第一位和第二位。京東全球購和網易考拉海購分別以11.8%和11.6%的份額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。以上4個跨境平臺占據了行業(yè)中國內企業(yè)交易總額的近六成,是整個市場的主導領先者。 細分來看,在獨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競爭中,網易考拉海購所占份額為42.4%,占據領頭羊的位置;小紅書以18.3%的份額排在第二位;洋碼頭則以11.7%的份額排在第三位。這三個廠商基本上決定了這個細分領域的走向,近3/4的市場都由其掌控。 經過這一年時間調整,洋碼頭創(chuàng)始人兼CEO曾碧波向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感慨,“一家歡喜一家憂”!歡喜在于洋碼頭因為一直以來堅持的跨境直郵并未有影響,憂的則是消費者購買似乎受到當時的新政影響而更加理性。 “洋碼頭80%的商品均為跨境直郵,去年受政策的影響干擾比較小。政策出臺后,我們連夜更新了對接海關的技術端口,反而使我們的通關效率提高了。”曾碧波表示,擔心當時消費者受到“4·8新政”的影響,購買熱情沒有以前那么高,“好在(洋碼頭)去年黑五同期6倍的增長再次顯示出消費熱情?!? 在曾碧波的記憶中,去年的此時許多小規(guī)模、難以經受住沖擊的跨境電商都面臨被行業(yè)淘汰,同時也誕生了跨境B2B這類新體系,通過海外商品供應鏈上游集采的優(yōu)勢,大批量進駐國內保稅倉,并為國內以保稅進口為主要模式的跨境電商做分發(fā)和代銷,豐富了行業(yè)內生態(tài)鏈的完善和發(fā)展。 在“4·8新政”發(fā)布前,已有中小型跨境電商倒下。 2016年3月,多家媒體報道了蜜淘瀕臨倒閉的消息。蜜淘的前身CN海淘成立于2014年年初,最初做海淘導購或代購,搭建平臺吸納商家入駐。此后因代購模式定價空間相對透明、較難統(tǒng)一管控貨源和物流等問題,2014年年中轉型B2C自營海淘電商,當時主打爆品特賣模式,此后不久便由CN海淘更名為蜜淘。2015年8月,蜜淘放棄了全品類戰(zhàn)略,改向聚焦韓國商品。 在陳濤看來,蜜淘倒閉,其所采用的不計成本擴張模式策略給跨境從業(yè)者敲醒了警鐘。但同時,小紅書、寶貝格子、豌豆公主、達令、格格家等相繼得到了千萬級別以上的融資,跨境電商的前景依然被投資人看好。 陳濤直言,當前的跨境電商,除去比較成熟的傭金與推廣費模式以外,較為缺乏高效的盈利模式。而對利潤的追求與提高用戶的忠誠度與轉化率,則是盈利難題中的主要矛盾。未來的跨境電商行業(yè)在經過整合洗牌以后,對用戶數(shù)量上的爭奪將不會再是焦點,而對用戶質量、用戶需求的精確把控,對自身供應服務體系的更新完善才是競爭的主戰(zhàn)場。 電商觀察人士魯振旺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則認為,“很多中小型電商其實根本就沒有生存力,他們完全是靠資本來推動的,最后這個政策來不來,都會倒掉的。因為即使是跨境電商平臺,也會受很多因素影響,比如供應鏈體系、品類,所以最終一定是有力量的大型電商才能活下去,只不過跨境電商新政成了他們的‘最后一根稻草’,死得更快?!? 魯振旺表示,政策方面去年變化挺多的,開始基本是完全放開式的政策,基本購物500元以下都可以免稅。后來制定了較嚴格的制度,綜合稅讓跨境電商的成本有所提升。政策變化后,綜合成本提高,未來垂直型、小的跨境電商平臺發(fā)展將越來越難。整體上,參與者少了,但是整個“盤子”還在飛速發(fā)展,大的平臺如阿里、京東、網易考拉海購、亞馬遜等,仍能夠在大勢下快速發(fā)展自身的跨境業(yè)務。同時,跨境電商的競爭已非常“透明”,歸根結底比的還是價格的敏感性即成本問題,如流量成本、供應鏈成本等,目前供應鏈環(huán)節(jié)需要平臺投入較大。 對于大平臺和小平臺的對比,李成東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分析稱,京東和天貓的體量較大,平臺和自營兩模式又都有,對政策影響的承受能力相對較好,但小的公司所受影響較大。這里面的根本問題是貨物問題,包括價格優(yōu)勢不再、部分商品進不來造成品類不夠豐富。從此角度而言,一開始就沒走保稅區(qū)模式的亞馬遜是這波政策的受益者,其本身的全球化和供應鏈優(yōu)勢得到突顯,并圍繞跨境購物做了一定的優(yōu)化。 李成東還提到,這一行業(yè)目前仍面臨較多瓶頸,包括供應鏈、非保稅區(qū)的用戶體驗因物流時效長變差、直郵退貨難等。 跨境電商過去一年發(fā)生了什么 2016年3月24日: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策發(fā)布。財政部公布《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》,將于4月8日正式實行。 2016年4月6日:海關總署發(fā)布2016年第25號公告,針對行郵稅歸類、稅率進行調整,歸類原則和完稅價格原則不變。 2016年4月7日晚8時:財政部、商務部、海關總署等11個部門共同公布了《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》,俗稱“正面清單”。 2016年4月13日:財政部發(fā)布了《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》有關商品備注的說明,對正面清單進一步說明。 2016年4月15日:財政部等13個部門公布了《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(第二批)》。 2016年5月24日:海關總署通知,在10個試點城市繼續(xù)按照稅收新政實施前的要求進行監(jiān)管,過渡期到2017年5月11日前止。 2016年11月15日:商務部公布,上述過渡期進一步延長至2017年底。 2017年3月17日:商務部發(fā)言人明確表態(tài),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暫按照“個人物品”監(jiān)管。

         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

         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