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日報 2017-05-26 16:15:30
萬物互聯,海量的數據需要強大穩(wěn)定的網絡來支持,作為新一代通信技術,5G正向我們走來。5G的商用將推進哪些領域的發(fā)展?日前在英特爾(中國)舉行的“加速通向5G之路”行業(yè)沙龍上,學界和業(yè)界專家給出了解答。
英特爾(中國)通信與設備事業(yè)部無線標準首席技術專家吳耕說,5G并不僅僅是簡單地在4G上加1G,5G不僅能帶來更快的傳輸速率和更高的網絡帶寬,也將帶來超高可靠性和低延遲。未來,無人駕駛、虛擬現實、智慧城市等領域將因5G而釋放巨大的潛力。
“5G時代,人和人、人和物、物和物都將連成一體,將構建一個全新的信息化的基礎設施。”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與工業(yè)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長許志遠說。他說,當前一些應用,比如無人駕駛汽車需要的高可靠性、低時延,4G沒法滿足,5G的出現將給無人駕駛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。
吳耕介紹,5G能夠實現延遲低于1毫秒,峰值傳輸速率高達10G bps(比特每秒)。超低延遲和大數據文件的高速傳輸讓5G能夠像第六感一樣近乎實時地獲取與周圍環(huán)境的信息。汽車可使用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和數據,與路上其他汽車以及包括路燈在內的交通基礎設施進行實時“溝通”。
虛擬現實將改變人們認知現實的方式。許志遠說,從計算到傳感,特別是在通信上,虛擬現實目前還沒有做到給用戶提供良好體驗的準備,5G將大大改進虛擬現實的體驗,并讓無處不在的實時視頻分享、隨時隨地云接入等都將成為現實。
全球統一的標準能為未來5G的發(fā)展打好堅實的基礎。在全球統一的標準下,無論中國還是歐洲的智能設備都能正常接通,不僅能降低成本,還能給用戶帶來極大便利。由于以往的2G、3G、4G系統主要服務于通信,所以存在多制式標準并行的情況。工信部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推進組專家羅振東表示,進入5G時代后,市場將迎來一個“真正意義上的融合網絡”。包括中國在內,世界各國都努力在全球范圍內實現5G標準化。
我國已經全面啟動5G技術研發(fā)試驗,中國5G試驗也是全球首個由政府主導和規(guī)劃的國家5G試驗。今年美國通信運營商Verizon宣布將在美國11座城市進行5G試驗性運營;中國5G網絡第二階段測試也計劃于今年正式開啟。業(yè)界普遍預計,標準化的5G網絡預計將于2020年前后實現商用。
(原標題:5G≠4G+1G(新知) 來源:人民日報 記者 喻思孌)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