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經濟新聞 2024-12-16 21:11:21
12月14日,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(zhàn)略研究院在北京主辦的財經戰(zhàn)略年會(2024)暨首屆財經智庫論壇上,專家們認為,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僅釋放了宏觀政策將更加積極的信號,還明確了深化改革的方向。要像關注宏觀政策配置那樣關注深化改革,重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改革信號。
每經記者|袁園 每經編輯|馬子卿
日前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。會議指出,明年要保持經濟穩(wěn)定增長,保持就業(yè)、物價總體穩(wěn)定,保持國際收支基本平衡,促進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。
會議要求,明年要堅持穩(wěn)中求進、以進促穩(wěn),守正創(chuàng)新、先立后破,系統集成、協同配合,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,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、針對性、有效性。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。要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。要打好政策“組合拳”。
在12月1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(zhàn)略研究院主辦的財經戰(zhàn)略年會(2024)暨首屆財經智庫論壇上,與會專家也對此做出了解讀和看法。專家們認為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釋放了明年宏觀政策將更加積極信號的同時,對堅定推進改革進行安排部署,為深化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。要像關注宏觀政策配置那樣關注深化改革,重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改革信號。
在開幕式環(huán)節(jié),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昌林在致辭中表示:“面對當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,要切實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。”一方面,要加大政策力度,使政策更加精準、更加及時;另一方面,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在收入分配、社會保障、科技創(chuàng)新等領域推出標志性改革舉措,激發(fā)全方位、全領域、全區(qū)域消費潛力,提高投資效率,進一步促進經濟回升向好發(fā)展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、學部委員高培勇認為,經濟體制改革要和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相結合,將經濟體制改革與宏觀經濟政策相互銜接,在推動經濟持續(xù)向好中找到新定位。新的一攬子宏觀經濟政策不僅僅是在以往政策上加力度,而是有其新邏輯、新機理。對經濟運行中呈現的新變化、新問題要有新思路、新做法,力求體現三“兼”:在目標上,兼容擴需求和穩(wěn)預期;在功效上,實現標本兼治;在操作上,政策和改革兼施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,要探索拓展中央銀行宏觀審慎與金融穩(wěn)定功能,創(chuàng)新金融工具,維護金融市場穩(wěn)定。對此,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提出,在多管齊下擴大國內需求的過程中,要重視證券化金融資產的作用,發(fā)揮中央銀行宏觀審慎與金融穩(wěn)定功能,用好新創(chuàng)設的金融工具,支持資本市場健康穩(wěn)定發(fā)展。改革理念與制度設計,提高上市公司競爭力,建立潛在流動性預期,是發(fā)展好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途徑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所長李雪松認為,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應對當前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關鍵手段,要更加注重“投資于人”;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是應對當前物價低位運行的重要手段,2025年存貸款利率、存款準備金率還可繼續(xù)下調。
封面圖片來源: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